漢代云氣靈獸紋鎖繡殘件(YB00098)和晚唐時期的五彩織成天祿紋鞶袋(YB00097)是館藏絲織品中很有價值和代表性的文物。前者的織造工藝和紋樣組織特點均與甘肅武威磨嘴子、湖南長沙馬王堆等地漢墓出土的刺繡有許多相似之處,為漢代傳統刺繡工藝的杰出代表。后者屬胡錦鞶囊的一種樣式,其織造工藝和圖案特色都極具中亞、西域風格,尤其是受波斯、粟特等胡風影響極大,昭示古代在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,甘、青等少數民族地區的絲織品所受到的某些胡風影響。
縑地瑞獸云氣紋鎖繡殘片 西漢
YB00098 縱 39 厘米,橫 40 厘米
厚褐色縑為地,先以墨線起稿,再以諸色彩絲,以鎖銹針法勾線或鋪地,繡出云氣、瑞獸。獸似狐狼形,有雙翼。也有在輪廓線中平涂顏色而不繡的。畫面富麗堂皇,絢爛多彩。
五彩織成天祿紋鞶袋 晚唐
YB00097
通長 64.5 厘米,寬 28.5 厘米,系長 14 厘米,寬 8 厘米
為古代少數民族服飾中腰帶所垂袋囊。正面上為袋系,中為袋蓋,下為袋身,三部分與背面的織物綴為一體。蓋、身之間為袋口,袋中可儲存隨身應用諸小物件。三塊絲料是用彩絲各自專門織成的,緯線起花,各有幅邊。其中,袋蓋梯形,織一對鸚鵡圖案。袋身,中為寶樹瓔珞,上部兩側為相向的五彩綬尾鳥,下方為對鹿紋,幅邊則以黑色為地,點綴紅色花紋。此袋為相關服飾資料的首次發現,具有重要的資料、學術價值。